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李昌春 唐海莲)9月9日,道县中医医院传来重磅喜讯——该院中风科团队成功为一名79岁的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 手术。这是该院开展的首例此类微创介入手术,不仅为患者解除了脑卒中高危风险,更标志着道县及周边地区在卒中预防与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当地群众打开了卒中预防的“健康天窗”。
据了解,患者杨某因突发脑梗死入院,经详细检查后,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其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程度已超过80%,该血管正是引发此次脑梗死的“责任血管”。若不及时干预,患者随时可能因血管完全闭塞引发急性脑梗死,面临极高的致残、致死风险,手术治疗刻不容缓。
“患者年龄较大,身体耐受度有限,传统手术方案风险较高。”道县中医医院中风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云翼介绍,为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科室介入团队多次召开病例研讨会,结合患者病情、身体基础状况及影像学检查数据,最终确定采用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颈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微创方案。同时,为保障手术万无一失,团队还邀请了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神经内科蒋健主任医师全程指导。
手术当天,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精准辅助下,介入团队首先成功穿刺患者股动脉,清晰定位血管狭窄部位;随后,以微导丝导引保护伞顺利通过狭窄段并妥善放置,为血管修复筑牢“安全屏障”;紧接着,通过球囊扩张狭窄血管,最后将颈动脉支架精准输送至病变处平稳释放。整个手术历时仅60分钟,过程十分顺利,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始终平稳。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原本狭窄的血管通畅度恢复80%以上,脑部远端血流较术前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手术效果远超预期。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隐形杀手’,以往治疗手段存在明显局限。”张云翼主任进一步解释,传统药物治疗对重度狭窄患者效果有限,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仅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也极为严格,许多高龄或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难以耐受。相比之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作为微创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适应症广的显著优势,尤其适合像杨某这样的高龄患者,能从“源头”上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大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道县中医医院在卒中诊疗领域的又一“小切口、大意义”突破。它标志着该院卒中中心“防、治、救、康”一体化救治体系已日趋完善,救治能力正式从“静脉溶栓”初级阶段,迈入“动脉取栓”与“血管内介入”高级阶段,更是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生动体现。
责编:左爽
一审:杨友林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